【體路專欄】因應1998年開展的教育改革,香港課程發展議會於2000發表了新體育課程的諮詢文件、並於2002年定訂了小一至中三及2007年推出中四至中六指引,及後更於2017年持續優化小一至中六課程,落實現今學校體育的發展路向、理念及實踐「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目標。
學界體育
【體路專欄】復課後,校園體育的幾個可能
【體路專欄】無人可以預計到,這次疫情竟然會持續了兩年多而久久不散。原本以為可以像十九年前「沙士」一樣在短時間消失,但隨著它不斷變種,我們的生活就猶如坐過山車,與一波接一波的疫情伴隨。由打一針(疫苗)變兩針再接第三針(甚至….)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七):動作分析
【體路專欄】這一篇,講的是「動作分析」,學習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把握基本的概念。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六):訓練方法
【體路專欄】這一篇跟大家探討一下比較有趣的「訓練方法」單元。修讀「訓練方法」,有點像習練內功心法一般,只要內力有成,便能駕馭各式各樣的外家功夫,所謂「一理通,百理明」,正是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五):體適能和營養
【體路專欄】曾經有考獲5*的同學向我表示,「體適能和營養」這個單元,是她認為比較困難的,原因是她花了不少時間,才能把一些涉及不同營養的要素及其功能牢記。這正好反映了這一個單元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有很多瑣碎的資料(正因如此,本文亦不能逐一講解),同學需要把它們有條不紊地學習,才能把握這一課的內容。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四):運動創傷
【體路專欄】文憑試體育的「運動創傷」單元,與「人體」及「體適能和營養」合組成為「強身健體」的主題,同學在完成「人體」這個單元後,跟著探討「運動創傷」,可謂順理成章。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三):「人體」的認識
【體路專欄】文憑試體育的理論內容,大約有一半以上涉及科學,全都跟人體有關,因此,以「人體」作為獨立的一個單元,實在有其必要。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二):歷史和發展
【體路專欄】這一篇開始跟大家逐一探討九個理論學習部份(以後會簡稱為單元),第一部份可謂是文憑試體育的緒論,全名是「體育、運動、康樂、消閒與豐盛人生:歷史和發展」,大部份老師都會簡稱這一個單元為「歷史和發展」。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 (一):選科前須知
【體路專欄】自2012年首屆文憑試以來,報考體育的人數,一直有顯著的增長,2012年為685人,2018年為1059人,這反映不少中學認同體育這一科,可以提供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均衡發展的機會,教育局《體育學習領域高中課程及評估指引》指出:「體育選修科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科目,因此它必須具備相應的學術水平,並且能夠幫助學生在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打下良好基礎,為升讀專上教育課程做好準備。」
【體路專欄】笑迎教學新常態
【體路專欄】自今年二月開始,相信絕大部份同業都同意新型肺炎病毒不但威脅人類健康,亦完全改變教育工作的常態。過往恆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經歷過去近一年疫情衝擊下已變得不合時宜。教育界為了莘莘學子持守「停課不停學」狀態,電子教學已變成主旋律。漸漸,「停課」這概念在教育界成為歷史,取而代之只有「實體面授課」和「虛擬網上課」
【體路專欄】疫是危機 亦是契機
【體路專欄】暑假過後,新型肺炎確診數字明顯回落,市民逐步恢復如常作息規律。教育局因而宣佈九月下旬開始對中、小學及幼稚園實施分階段復課,學生終可重返校園,與老師一起重拾「有溫度」的面授實體課堂。
【讀者投稿】「新型肺炎」下,如何培養「好動」的孩子
【讀者投稿】在二零二零的上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多國蔓 延,導致全球將近 90%的學生,受到停課影響而無法上學。在香港地,大專而 至中小學生同樣地停課了好幾個月,不同科目的老師都忙著準備線上教材,錄 影片,希望在停課期間依然能給予學生一個穩定的授課速度,不會因為停課而 讓學生受到太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