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守護心臟由運動做起

【體路專欄】心血管疾病為全球頭號致命死因,每年大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7秒便有一人死於此疾病。本港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達6,561人,佔總死亡人數13%,當中6成死於冠心病。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吸煙和長期精神受到壓力,其中不少都可以避免和控制。

【Ceci私語】用三個詞語形容自己

【體路專欄】進了決賽,但我卻哭了。 好勝 從小學開始就愛在公園跑,因為跑得快所以小三入選了短跑校隊。第一次參加區內的學界,初賽和複賽就小組首名出線,學校不是運動強隊,我成了全校唯一進決賽的人。在決賽前的半小時,體育老師和我二人站在欄杆旁看比賽,當想到總成績首名進決賽的是個高我兩個頭的女孩,我便倒頭大哭。老師以為我太緊張,所以給我買了一支冰棒。我吃著吃著抹掉淚痕,並不是冰棒的甜,是因為接受了自己可以輸的苦:她只是比我高,我會長大的。 初初選擇跳高,哪有甚麼宏大理想,就只是因為贏,是因為我從小就是輸著走過來的嗎?要爭氣要贏,要證明我可以靠努力,成為不一樣的人。 特立獨行 想跟別人不一樣,並非要鶴立雞群,是因為我們從根本裏就不一樣,每個人的路、選擇、興趣都應該不同,順自己的心而行,而非跟隨別人的腳步。討厭人云亦云,困惑為什麼要跟著大圍人都會做的事去做:很少看韓劇,沒有玩動森,EXO最紅的時候我熱愛The Beatles。做事總會問個究竟,為什麼要為了跟大群人有話題要做一些沒有因由的事,就算因此沒有太多朋友也沒關係,起碼我知道在知己面前我是真實的。 所説的不僅僅為了與眾不同而標奇立異,然而順應內心也可在行為上與大眾一致,就如同樣在30歲前結婚,有人是因為從眾、父母逼迫,也有人考慮過自身情況,在遇見對的人下結婚吧! 或許因此我可以獨自一人做許多事,習慣我行我素,愈長大愈不理外面的説話。泰戈爾説「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我可以自己一個吃飯、逛街,想吃什麼都可以,想逛哪裡也沒關係,獨自在房裡大叫,奇怪就繼續奇怪,才是真正的自在。 妄自菲薄 大概在打鬧的環境下成長,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覺得所有努力都是理所當然,或者在我眼中有更多比我好的人,我所謂的好都是微不足道的。 當初由中文中學,因為跳高成績突出,有幸轉校到全港最好的中學。前陣子跟一位前輩談天,説道她朋友的女兒也是以運動成績入讀這間學校,感到很不習慣。因為從前她在小學是明星運動員,老師同學都寵愛她,反而來到這家學校,每個人都很優秀,她恍惚失了寵。我想了一下,然後道:我起初是不習慣,但主要是英文水平差太遠,卻沒有失寵的感覺。的確,在原本的學校,我也是她所説的明星,運動好又在精英班,但我不願接受讚美的話,因自覺我並沒有你們説得如此優秀。所以轉校後,我心暗裏想這些才是優秀的人吶!我必須很努力才可拉近與她們的距離! 直到現在我仍不習慣被稱讚,比我好的大有人在,是我沒有自信,也是我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稱讚,而是希望我的努力會被看見。 文:楊文蔚(女子跳高香港紀錄保持者)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體路專欄】學校體育課程的探討

【體路專欄】因應1998年開展的教育改革,香港課程發展議會於2000發表了新體育課程的諮詢文件、並於2002年定訂了小一至中三及2007年推出中四至中六指引,及後更於2017年持續優化小一至中六課程,落實現今學校體育的發展路向、理念及實踐「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目標。

【體路專欄】普及運動見成效

【體路專欄】「第十屆運動博覽」已於上月圓滿結束,普羅市民一家大小參與其中,一眾運動愛好者除可用優惠價購得心頭好之外,更可參加平日難得一試的運動體驗,有趣者如香港賽馬會的VR虛擬賽馬體驗—戴上VR眼罩、騎上「坐騎」,參加者就可感受在綠茵草地馳騁之樂,連同其他與精英運動員交流的活動,即使在新冠疫情下,仍能吸引超過50,000人入場,參觀人數為十屆之冠。

【體路專欄 】推動沙灘水球不忘海洋保育

【體路專欄】筆者從小不諳水性,沒想過會有機會為水類運動出一份力。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數據科技時代下的體能訓練與運動醫學

【體路專欄】穿戴式的智能裝置幾乎是現今所有人的隨身裝備,可以追踪日常活動數據,例如步行頻率、心率節奏的變化、每次運動鍛煉燃燒的卡路里熱量、飲水量、睡眠質素等等。這些數據都有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體路專欄】籃球一小步 學界一大步

【體路 x Junior】這兩年多以來在新冠肺炎肆虐之下,學界賽事近乎停擺;可幸踏入今年初夏之際,疫情稍為緩和,部份比賽項目可以在政府防疫條件下能夠逐步恢復,其中「全港中學校際三人籃球馬拉松賽」終於在7月順利完成。主辦單位固然鬆一口氣,至於全港學生們亦趁這機會上了一課精彩的三人籃球實體課。

【Ceci私語】又復康 隨筆

【體路 x Junior】本來計劃在賽季完結後,放一個小休假期,想不到出意外了,原來吃喝玩樂的假期變成了要訓練的假期。手術前訓練是為了減低術後肌肉萎縮的情況,仍然是假期因為我仍然要吃喝玩樂。七月的我厭倦了運動員的餐單,我要肆無忌憚的晚睡,但手術後還是星期一至六回體育學院做物理治療,説放棄不容易,就如運動員總默默完成喋喋不休説著辛苦的課表。

【體路專欄】亞協旅程最終章 烏茲別克的故事

【體路專欄】在過去的四個月,不知不覺合共乘搭了15次航班,住了10間酒店,飛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日本、韓國及烏茲別克,更試過因為八號風球未能降落而短暫逗留越南,穿州過省的「飛人生活」,終於暫告一段落。作為球員,確實嚮往這種生活模式,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回億,每一場比賽都有忘不了的點滴。

【體路專欄】從宏觀角度看綠色運動發展

【體路專欄】繼上月在這裏探討「綠色跑步」的小貼士後,今次從宏觀角度看看綠色運動的發展。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拆解體能訓練對游泳選手的重要

【體路專欄】競賽游泳是傳統的奧運項目,港將女飛魚何詩蓓於上屆東京奧運中的100米及200米自由泳中奪得兩面銀牌,掀起了一股游泳熱潮。要成為奧運獎牌選手殊不容易,除了天份外,心理、技術及體能均缺一不可。良好的體能固然有助提升游泳表現。有文獻指出,立定跳高的表現與跳水的表現有直接關聯。

【Ceci私語】有時候就讓自己沉醉在天馬行空之中

【體路 x Junior】週末,我愛開著自己的古董車,車上播著披頭四歌曲,歡快俏皮的旋律化成音符的波浪,我如坐在時光機回到過去,整個畫面都蒙上舊時光的韻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