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相信近年有不少運動愛好者都漸漸對運動創傷防護員 (Clinical Sports Trainer) 一職感到熟悉。在本港大大小小各個不同的運動比賽和活動中,都有機會發現運動創傷防護員的身影。在美國和台灣等地,「運動創傷防護師」更是一門專業,需要經過嚴格訓練和實習考試,並具一定的認受性。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中大骨科)自2012年開始,引入了源於澳洲運動醫學組織 (Sports Medicine Australia) 的運動創傷防護員培訓,並把知識融入到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課程,同年亦開辦了為期三天的證書課程,為有意服務運動界的人士提供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開辦至今,已訓練了超過500位運動創傷防護員,支援各運動界別。假如本港有關當局能夠將「運動創傷防護師」的專業資歷引進香港的體育圈子,相信定能讓更多香港運動員受惠和減少受傷機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的主要工作
遇上運動受傷時,大多數人只會自行休息幾天,如果受傷後感覺並無大礙,甚至會立即繼續訓練。若自覺傷患較嚴重,才可能會向醫生查詢或另作檢查。其實,若處理不當,有機會增加再次受傷的風險,長遠亦會影響運動表現!因此,受傷後的即時處理、及後適當的轉介、檢查評估、治療、訓練、運動專項訓練、以至重回賽場比賽等等,每一個步驟都十分重要。
在處理受傷的過程中,運動創傷防護員擔任關鍵的前線角色,負責在賽場或訓練場地作臨床支援,為運動員作即時的受傷處理以及初步評估,讓他們初步了解自己受傷的情況,並提供合適的醫療轉介,確保運動員接受最適當的治療。運動員完成治療後,運動創傷防護員會繼續與運動醫學專業人員保持溝通,以制定合適的復康訓練計劃並監察訓練進度。當運動員準備重返運動專項時,運動創傷防護員需要和專項教練或體能教練保持溝通,給予適當的建議幫助他們安全地重回最愛的賽場。
然而,除了為受傷後的運動員提供支援外,更重要的工作是預防運動受傷!所以,運動創傷防護員經常透過不同的渠道和途徑,教育市民大眾有關運動醫學的知識,包括在學校、運動總會和社區團體舉辦教育講座及工作坊。還會透過不同的運動比賽、運動活動和運動隊伍的臨床醫療支援,向不同界別的運動員灌輸預防受傷的資訊。
運動創傷防護員的甜、酸、苦、辣
不過,運動創傷防護員絕對不是一個舒適的崗位,當中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但只要能夠保持着熱情,這份工作往往能令人回味,還會成為生活的充電器,為工作和生活注入滿滿的能量!作為一位運動創傷防護員,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與讀者分享一下當中的甜、酸、苦、辣。
甜: 即使運動創傷防護員不在比賽場上拼搏,但是我們不只與運動員一起經歷每次訓練的汗水和淚水、每場比賽的輸或贏,更陪著他們走過傷患,再見證他們重返球場的重要一刻。在過程中與運動員或球隊建立互信,並互相分享快樂和憂慮。那份真摰、那份甜,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酸:「酸」其實是指腰痠背痛。因為我們經常要同時照顧很多運動員,例如為他們進行運動恢復按摩、運動貼紮和其他服務等等,常常會弄得自己一身腰痠背痛。
苦: 不少運動比賽都在戶外進行,除了需要日曬雨淋之外,還需要長時間照顧運動員。為了配合比賽和訓練日程,很多時都會在晚上或假日工作,甚至隨隊離港比賽一段時間,難免犧牲了自己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
辣:運動創傷防護員的工作極具挑戰性,除了運動員受傷後在現場的即時處理之外,當運動員不停追問「可以落場未?」的時候,我們需要耐心地安撫他們等待復原後才能重回訓練,不能操之過急。更辣的是,有時甚至連教練也會按捺不住,經常查詢運動員的復原狀態。幸好我們都訓練有素,而且背後還有很強大的運動醫學團隊支援, 一起解決問題!
以上只是一些有關日常工作的零星例子,如讀者對運動創傷防護員這個崗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瀏覽由中大骨科開辦的運動創傷防護員課程或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理學碩士課程網站。
如有意加入或認識本港運動醫學及科學的大家庭,歡迎留意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的專欄文章,或透過其他不同途徑了解更多。我們期待有更多運動愛好者加入團隊,一起為減少運動受傷和保護運動員出一分力!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卓莞爾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委員會 秘書 (2020-22年)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