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輸波猶如哭喪的心理機制



20161222-09jybasketball

【體路專欄】輸波猶如哭喪,一點沒有誇張!

這是筆者任職體育老師多年以來的親身體會,這種場面,多數是在競爭激烈、勝負難分的球場上發生的,每次遇上,總不好過;記得多年前筆者跟隨校隊參與籃球精英賽,最後在八強賽事中,在加時比賽之最後一秒被對方投入一球擊敗,賽後的場面,就是一場哭喪。事後,我在一篇文章中,分享了那刻的感受:

「當時所有隊員均從一刻前的情緒高峰上一下子下墮至一刻後的情緒深淵中;比賽結束後,你所能看到的,就是一群哭成淚人的少年,有些躺臥在地上捶胸頓足、有些瑟縮在一角顧影自憐、有些在哭泣聲中挾著平日愛說的粗言穢語、稍有理智的就竭力安慰隊友(但自己亦未能平復悲痛)。他們當時,大抵有少許能領略到楚霸王『時不利兮騅不逝』的感受,人縱有氣吞山河之豪情,獨領風騷的壯志,卻改變不了無可奈何之結局。」

只是輸波而已,何以如此歇斯底里?不明所以的人,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運動競賽時的心理狀態,跟「輸波猶如哭喪」的情緒表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理解掌握箇中的原理,對誘導運動員的成長,實在有莫大的禆益。

運動心理學的「倒U型假說」(Inverted U hypothesis) 指出,運動表現與生理喚醒呈現倒U型的曲線關係,偏低或偏高的生理喚醒,均不能誘發出最佳的運動表現。最佳的運動表現,需要適中的生理喚醒,才能促使運動員進入最佳表現的化境 (zone of optimal performance),而不同的運動項目,亦因應其特質,呈現其特有的倒U型曲線。一般來說,講求力量和速度的體能性項目,需要較高的生理喚醒,而動作比較細緻複雜、講究小肌肉協調以至狹窄的注意力焦點的技術性項目,則需要較低的生理喚醒。

上述關於「倒U型假說」的簡單描述,可以下圖表示:

20170126-fusir02

足球、籃球、排球這些球類項目,都可以歸屬於體能性項目,其倒U型曲線,亦較其他的技巧性項目,更為偏向右邊。不過,單就這一點,並不足以說明及解釋「輸波猶如哭喪」的情緒表現。

在「倒U型假說」的基礎上,有心理學家提出了「突變模型」(Catastrophe Model),指出在高認知焦慮的情況下,配合高水平的生理喚醒,就有可能出現大幅滑落的運動表現。這個模型仍然沒有指出球員的情緒表現,跟比賽結果的關係,但卻點出高認知焦慮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20170126-fusir03

筆者認為,高認知焦慮,應當就是「輸波猶如哭喪」的情緒表現背後的心理條件,配合高水平的生理喚醒,在身心連結的機制下,大幅滑落的運動表現,亦伴隨著大幅波動的情緒反應。運動員產生焦慮的原因,不外乎是對失敗的恐懼及對成功的恐懼(這意味著要面對更大的責任及期望),而重要比賽的場合及非預期中的結果,就成為了情緒表現劇烈地反應的觸發原因。

一般來說,在一些技術性項目的球類比賽中,「輸波」可以教人心痛,但通常不會出現「猶如哭喪」的情緒表現,原因在於這些項目要求運動員保持較低的生理喚醒,這亦意味著情緒需要比較平靜。

理解「輸波猶如哭喪」的心理機制,是否就是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筆者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對少年學子參與運動競賽的看法,可以這段文字作出說明:

「人生是艱難的,其中之最艱難處之一,就是能自覺其人生之方向而努力去實踐之。這番道理,要那些血氣方剛、飽食終日、三五成群、無所用心的少年人去有所領受、有所實踐,又是難上加難;可幸籃球運動,至少給予這班籃球狂熱少年一個明確之目標,促使他們不斷地追求進步,讓他們不至白了少年頭,總算是癡狂一番,有血有淚的努力過、積極過、奮鬥過。」

理想與現實總有落差、期望與結果總是不同,這樣的體驗,在競賽場上非常真實,所以,運動是磨練意志的,過程亦總有其艱苦之處,失敗失望灰心受挫之後,如何痛定思痛、重整旗鼓,這才是運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