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淺談(37):運動員會擔憂自己的體態嗎?



體路專欄,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運動心理學

【體路專欄】新冠肺炎疫情下,連月來很多人都選擇居家避疫,留在家裡的時間前所未有地增加了,疫症無疑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壓力和擔憂,而每個人處理壓力的方式都不一樣。外出次數減少、在家辦公久坐不動、運動量下降、焦慮心理下也會令人更想吃喝等等,種種因素都導致了不少人的體重攀升。外國的社交網絡更標籤「疫情15磅」(Quarantine 15),形容疫情期間人們的體重增加15磅的現象,很多人對自己的身型、體重、體態也開始擔憂。那麼,運動員面對比賽取消、訓練場所關閉等問題,他們對自己的體型及體重會有類似的擔憂嗎?

一般人普遍認為,運動員通常比非運動員對自身體態有著更正面的態度。曾有學者把1975年至2000年發表有關運動員體態問題的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對不同年齡、性別及競技水平的運動員和非運動員作出比較,發現無論男女,運動員的確比非運動員有著較佳的自我身體形象(body image)。然而,亦有其他研究發現,與非運動員人群相比,精英運動員更容易出現飲食失調的情況和行為。其實在高水平競技運動的世界裡有著種種複雜的原因導致了這個看似矛盾的結果:

原因一:運動項目

不同運動項目對體重及體型都有相關的特定要求。注重美感的項目如體操、花樣滑冰、跳水等,體態和體型對於比賽的成果就相對較重要,以往的研究也發現這類項目的運動員對體重的關注也較大。耐力項目如游泳和長跑,較輕的體重和較低的體脂則可以為表現增加優勢,不過外國的研究也指出這類運動員出現飲食失調症狀的風險也較高。另外,一些需要過磅的項目如拳擊、摔跤、柔道等對運動員也有嚴謹的體重要求,他們均長期承受著平衡體重的壓力以保持競爭力。

原因二:傳統性別文化

對於運動員來說,縱使身處在運動環境中,但社會仍然對他們有著一定的傳統文化期望。運動領域本就帶有陽剛之氣,女性運動員一方面要發展陽剛氣質相關的「運動員」身份,同時又要符合社會對傳統女性氣質的文化標準,這種來自男性和女性性別規範的複雜壓力,無疑對女性運動員造成一定的個人身份挑戰,因此有不少女性運動員較容易會對身體型像感到不滿意。然而,儘管男性運動員的身型通常符合社會文化期望值,但他們仍會受到特定運動的體重壓力所影響,蓄意改變其體重或體型以達到預期的運動表現。

原因三:運動服裝

許多運動項目的服裝通常都是貼身且比較顯露身材的,這也會加深了運動員的自我意識尤其對身體型象的負面感覺。這種來自運動服裝的壓力或會引起運動員更關注自己的身型,他們或會擔憂穿著制服時可能會暴露身體的瑕疵,加強他們對身體的不滿意程度。

原因四:教練的評論

教練任何直接或間接對運動員身體形象的評論和批評,都可能會增加運動員對自己身體的內疚感、羞恥感和焦慮感,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飲食失調和不良節食行為。而當教練鼓勵運動員減肥並將他們與其他運動員的體型進行比較時,運動員可能會對需要達到某個標準的體重或體型感到壓力。

原因五:隊友之間的比較

調查發現,運動員認為當隊友注意到自己體重增加了,這也會造成競爭性的壓力,他們一方面會擔心自己的體重會影響表現以致拖累整個隊伍,另一方面也為自己不符合內心標準的身型感到內疚及羞恥。

以上種種原因說明自我身體形象的確對不少精英運動員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儘管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壓力並不是一種創傷性經歷,但它仍然是一種持續性的消極觀念,長遠發展是導致飲食失調症的主要潛在因素,實在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Coppola, A. M., Ward, R. M., & Freysinger, V. J. (2014). Coaches’ Communication of Sport Body Image: Experiences of Female Athlet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6(1), 1-16.

Galli, N., Petrie, T. A., Reel, J. J., Chatterton, J. M., & Baghurst, T. M. (2014). Assessing the Validity of the Weight Pressures in Sport Scale for Male Athletes.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5(2), 170-180.

Hausenblas, H. A., & Downs, D. S. (2001). Comparison of body image between athletes and nonathlet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3, 323-339.

Ross, S. R., & Shinew, K. J. (2008). Perspectives of women college athletes on sport and gender. Sex Roles, 58, 40-57.

Varnes, J. R., Stellefson, M. L., Janelle, C. M., Dorman, S. M., Dodd, V., & Miller, D. M. (2013).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comparing body image concerns among female college athletes and non-athletes, 1997-2012. Body Image, 10, 421-432.

體路專欄,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運動心理學

文:Angela HAU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
註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