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上次同大家分享了10個鍛鍊小貼士去增強自己的運動動機,唔知大家有無試做呢?今日就教埋大家餘下嘅10個小貼士,一齊keep住心中嗰團「運動火」啦!
體路冷博士
十個步驟,你都可以變成自己的私人教練!
【體路專欄】踏入八月,有做開運動的朋友相信不時都會去做做gym,游水和跑步。以各種的運動去鍛練自己的身型。但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訓練已經到達一個樽頸位,停濟不前。又不想付起昂貴的教練費?正正因為這樣,你必須樣明白的十個步驟,令你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私人教練,將你的訓練提升到新的水平。 1.可以實行的目標 選擇一個可實行的目標是非常重要,這個目標是幫助你去追求一個更強大的自己,更大的挑戰,而不是簡單就可以做到的目標。選擇一個目標,是具體地令你達到的條件,例如:「我要在一星期有三天要跑步,每次跑步一小時內可以跑到9公里以上,中途不可以放棄。」衡量你的目標,使你的條件更易達成。重複檢查目標的達成率,緊記將你的目標與訓練緊扣在一起,將你訓練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2. 保持著昔日的「火」 捉緊自己想要的東西,無論你是想減掉體內的脂肪,或提高肌肉性能。重要的是你是要明白到自己在做什麼,而做這樣的事情可以如何幫助你。例如:「跑步是為了促進自己的心肺功能,減掉多餘的脂肪。」你就是你自己的教練,你要向自己誠實。當你想放棄時,你縱容自己時就會使到整個訓練變得沒有意思。你需要無時無刻的提醒,將你訓練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3. 創作一個鍛鍊計劃 如果你是一個全新的訓練者,你就更加需要一個新的鍛鍊計劃。每一個星期都要有定下鍛鍊的肌肉組別,刺激肌肉力量,燃燒更多的熱量,在你繁忙的日程訓練更有效。如果你希望成效更快,你更加可以針對鍛鍊的肌肉群,使到肌肉群有更快的成效,而這個就要取決你的鍛鍊計劃。 4. 鍛鍊的全面性 你的鍛鍊需要有總體發展的平衡,為了最大的成效,在上肢的訓練中,應該包括(啞鈴或槓鈴臥推,單臂機,俯臥撑),而在下肢的訓練中,應該包括(硬拉,深蹲高腳杯,後深蹲,弓步,升壓)。執行3到4組,每組練習5到10次。由上肢開始到下肢,達到整個鍛鍊的全面性。 5.改變你的肌肉 對於一個初學者,首4至6個星期是非常重要。如果你的訓練內容是保持著一樣,你的肌肉就需要這段時間去適應及改變。在6週之後,你就會發現身體已經適應了你當初定下的目標,在這個時候你就必須有更大的挑戰,改變定下的鍛鍊計劃,將鍛鍊提升。 6.…
記住20個貼士!你都可以係運動達人(上篇)
【體路專欄】我們身邊總會有位朋友,無論幾忙碌,佢都會抽到時間去做瑜伽、閒閒地都跑到10K、兼且經常出入gym房。無錯,佢可能只係少數人,但無可否認有好多由朝做到晚嘅香港人都好羨慕過呢種生活,最緊要係大家都希望運動會帶嚟好身材!美國一位體育專家湯姆·霍蘭(Tom Holland)就話,其實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團「運動火」,至於要點樣保持這團火可以一直燃燒落去呢?現在就有20個貼士,今日我哋就先介紹其中10個,睇下大家可唔可以堅持落去,成為運動達人啦!
不可不知的正確跑姿10大要點
【體路專欄】經過一星期的惡劣天氣後,最近天氣開始轉好,各位又可以繼續你的跑步習慣。改善跑步的姿勢不但可以跑得更快,更可以減輕受傷的機會,仔細留意以下10點,看看平日的跑姿是否正確?
5大常犯拉筋錯誤你要知!
【體路專欄】踏入七月的打風季節,有不少人都會選擇留在家中,做一些中或強度的拉筋當作運動。多做正確的拉筋可以增加靈活度,但假如動作做得不正確,不但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更有機會導致受傷,以下五點是大家普遍常犯的錯誤:
跑者適用-3招練手臂
【體路專欄】相信大家在學生時代,最喜歡的活動不外乎就是運動會啦!尤其壓軸登場的大隊接力競賽,總在輪流追逐、超越與被超越的過程中,激發著年輕學子熱血沸騰的基因,留下的回憶更存在我們深深的腦海裡。 而司博特對運動會的印象不只如此,能在跑道上看到各種「擺手姿勢」才是有趣;不管是手刀式、炒菜法,還是甩手功,各路好手的招式都不同,但速度表現絕對都是跌破眼鏡、出乎你意料的快! 「擺臂」雖然是我們平常不太會去注意的動作,卻能影響人體活動;無論是走路還是跑步,招式如何千奇百怪,擺臂是能平衡肢體的重要環節。 擁有田徑教練與脊椎復健相關背景的Richard Hansen博士也指出,擺臂不僅能讓身體穩定、保持節奏,還能減輕雙腿負擔。當你感到無力時,雙臂更是能帶動你雙腳的開關。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國高中的體育課,好幾次跑到要你命的1600公尺後段,體育老師就會大喊:「努力擺臂來帶動雙腳~」,然後在拼命擺臂的節奏下,完成測驗。 儘管手臂的力量在跑步這項運動裡,所佔的比例不是很大,但絕對有著不容忽略的份量!經驗豐富的你,跑步訓練的版圖大致已經完善,若是再補足上肢訓練,相信你能更確實地跑在正確的方向。 單手滑盤伏地挺身(One Arm Plank Push Away) 預備動作為跪姿伏地挺身,右手放在滑盤上。 左手彎曲,就像在做伏地挺身,但右手是隨滑盤向前方伸直。這時肩、背、臀會成一直線。 最後,慢慢滑回預備動作的位置,順勢將身體撐起,換邊。 註:滑盤可用毛巾代替,但相對地,你就要找個平滑一些的場地。…
呼拉圈能有效鍛鍊核心?
【體路專欄】大力扭動全身,配上燦爛笑容,一圈又大又圓的「呼拉圈」運動,成了童年時濃厚地回憶之一。 對小朋友來說,要搖起一圈又一圈優雅弧線,可是得擁有不小天分。還記得司博特小時候對呼拉圈頗有障礙,總是轉不超過三圈就掉得信心全無,同學們卻看來「輕鬆寫意」。
減肥神器 - 跳繩訓練
【體路專欄】「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小時候在學校,大家肯定都有接觸過跳繩,不管是單人繩操,還是團體花式,跳繩這項民俗技藝,總可以變化出許多玩法,甚至還能搬上舞台,帶給觀眾驚奇的娛樂享受。 不受場地限制,輕巧又方便攜帶,跳繩理當會是大家經常使用的訓練工具。但隨著年紀增長,我們似乎都淡忘了這條維繫童年記憶的繩子,認為跳繩只是小朋友的玩具!? 在下定論前,不妨先參考一下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研究,內容指出「一個70公斤的人,在高速下跳繩半小時後,可燃燒掉370大卡,效果不輸給快走或是慢跑」 這樣的數據,完美詮釋跳繩訓練的高效率! 不過,跳繩所帶來的高效益,並不是靠著既定印象原地跳個幾下就能達成,其實是結合「間歇訓練」,靠著「動、停、動、停」的運動模式,產生「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促使減肥成功。 後燃效應是指運動完後,身體會持續消耗能量,主要是要修復運動時所受到的「損害」。簡單說就是會燃燒更多卡路里,這也就是為什麼跳繩能夠幫助減肥的原因。 除此之外,跳繩所進行的動作都與核心肌群、大腿肌群有高度相關,意味者牽動大量肌肉,除產生大量耗能外,也強化整體肌力、肌耐力、平衡與骨頭刺激。 知道跳繩所帶來的效能後,準備好你的跳繩了嗎?沒問題!司博特也已制定好一系列的訓練菜單,要帶你一同體驗「跳繩間歇訓練」所帶來的驚人效果! 菜單A(1組5個動作,每個動作間休息30秒,重複3組) 暖身:原地輕鬆跳繩3分鐘(踏步休息1分鐘) 甩繩跳60秒 雙腳原地跳60秒 雙腳原地向後跳60秒 左邊單腳跳60秒 右邊單腳跳60秒(1組結束後休息2分鐘)…
長假後愁眉苦臉?每日十小事令你更快樂
【體路專欄】大假放完,正當大家拖著疲累身驅返工返學之際,外國有文章以科學研究向各位證明只要做以下十種小事,就可令目前愁眉苦臉的各位快樂起來,要快樂,其實唔難,一齊試試吖! 1)多做運動-不用多,七分鐘就夠 運動對我們的健康及快樂都非常重要,而它亦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去克服抑鬱。Shawn Anhor’s 的《The Happiness Advantage》曾做過一個研究,三組抑鬱症病人分別接受不同方法治療;第一組只接受藥物治療、第二組只接受運動治療、第三組則是兩種治療同時進行。隨著六個月的測試後發現,結果更是令人驚訝,只接受藥物治療的有38%復發率,同時只接受藥物及運動治療的有31%,不過只接受運動治療的復發率僅有9%! 此外,從下圖發現,你會看到我們做運動時大腦會釋放蛋白質及腦內啡,從而令我們更快樂。 2)多睡眠-會令你的負面情緒減少 一般來說,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恢復體力,讓我們工作時更專注集中。但原來研究發現,睡眠對我們快樂也很重要,Po Bronson與Ashley Merryman的《NutureShock》就解釋了睡眠怎樣影響人的快樂程度。 大腦中的杏仁核是用來處理消極的回憶,正面及中性的回憶則由海馬體處理。由於睡眠不足會影響海馬體運作,所以睡眠不足的人會無法喚起愉快的回憶,相反只會憶起夠多不開心的回憶。 曾經有一項實驗,是用來測試睡眠不足的學生夠竟會記下單詞列表上甚麼類型的字。最後結果顯示,他們可以記下81%的負面字詞,如「癌症」;但一些正面或中性的字詞,如「陽光」、「籃子」等則只能記下31%。 3)盡可能移近你的工作地點 –…
適合跑者的四種重訓
【體路專欄】平常在健身房運動,司博特就喜歡嘗試不同的訓練方式、把玩其他器材、研究別人的動作與姿勢,順便偷看帥哥美女(?)。長期觀察下來,除了獲得寫作靈感外,還嗅到一股有趣的氛圍。 而這股氣息與許多人的迷思有關。 雖然不至於造成衝突,但心肺耐力區與重量訓練區的使用者們,正營造出一種「像陌生人般,不相往來」的氣氛,或許下次去健身房你可以「不小心」瞄幾眼、感受一下那特別的現象。 尤其是跑步族群,很多人明顯刻意逃避重量訓練,要他們踏進重訓區,就好像會踩到地雷一樣,避之唯恐不及。 而偏愛重量訓練的人,即使很少以有氧運動為主軸,但有時也是會利用跑步機進行暖身或緩和,相較之下似乎比較平衡。 司博特當然不是在偏袒哪一方,而是在與這些人閒聊後發現,很多跑友真的不太願意做重量訓練,仔細推敲後我們覺得可能是因為跑者們多認為重訓和跑步無關、或害怕會變肌肉棒子、或做完重訓行動會變遲鈍等等。 但實際上,已經有許多研究證明重訓對跑步有很大的幫助,像是:跑得更快更有效率、增加骨質密度、讓全身肌群均衡發展、提高基礎代謝率、降低受傷機率、加強身體素質、突破成績、在比賽中有效分配體力等等,非常多好處! 只不過,能夠運用的器材那麼多(啞鈴、槓鈴、大型訓練器械等),可以訓練的部位遍布全身上下(二頭、三頭、股四頭等),加上重量訓練的姿勢百百種(坐著、躺著、趴著等)。 到底哪些動作才是適合跑者的呢? 以下,司博特提供一些訓練動作給大家參考,因應「跑步是全身性運動」的需求,並且特別著重在鍛鍊核心肌群及整體軀幹穩定,再延伸配合上肢、雙腿的肌力訓練。 只要你願意跨出這一步,要想跑得更流暢絕對不是問題! 動作A 徒手深蹲(1組12~15下,3組) 深蹲是訓練腿部肌群的最佳動作,重點訓練肌群有股四頭肌、縫匠肌(大腿前側)、股二頭肌、半腱肌(大腿後側),臀大肌(屁股)、腓腸肌(小腿)等。 深蹲的好處,在之前的文章有仔細介紹過,這邊就不再贅述(參考文章:身體要好,請開始深蹲)。而為了讓大家操作時能更專注在身體的運用,建議進行「徒手深蹲」就行! 動作細節: 1.…
肌肉記憶 — 讓你重返榮耀的關鍵
【體路專欄】1995年的NBA球季中,人稱喬神的Jordan宣告復出,一句「I’m back」震撼了世界體壇!但同時也引來諸多懷疑的聲浪,在競爭激烈的聯盟裡,已經一年多沒接受專業訓練、甚至還跑去打棒球的喬丹,能夠繼續保持昔日身手嗎?沒多久,這個問題在他復出的第五戰、對上紐約隊那一役得到了解答:喬丹攻下55分,最終幫助球隊以113-111拿下勝利。不用解釋太多,喬神用行動直接證明「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