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C 棒球夢(一):”No Mind…No Mind…”

【讀者投稿】“No Mind…No Mind…”棒球場那班十來歲,穿著整齊棒球制服的小伙子在呼喊著,他們也都面帶笑容,神情自若,充滿自信,在隊友的互相支持和鼓勵下,失誤似乎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太大的影響,依然故我地享受著棒球比賽的樂趣。眼前這群對棒球充滿熱誠的小伙子並不是著名棒球隊的隊員,也不是來自什麼名校,而是一群熱愛棒球,來自聖母院書院的學生。

技術篇-跑者對腳掌著地的迷思

【讀者投稿】綜合坊間討論跑步腳掌著地的位置時,不外乎有五種說法,分別是腳趾著地、全掌著地、中掌著地、腳踭著地及前掌著地。不同的教練、跑手、醫生、物理治療師乃至運動科學學者,皆有不同意見,可說是眾說紛云,令人疑惑。筆者只是一個平凡業餘跑友,但受陳國輝教練所教導及啟發,獲益良多,略有體會,希望藉此文章與大家分享。 在討論腳掌著地的位置時,首先闡清本文所說腳掌各位置的名稱(見圖一)。 腳趾著地 腳趾著地也稱腳趾尖著地,單靠腳趾去承受著地時,所產生比身體重數倍的撞擊力,略為想想已知是沒有可能的事。芭蕾舞舞者經過嚴格訓練,加上特別設計的鞋,才能以腳趾將身體升起,做出各種優美的旋轉及跳躍動作。但跑步的要求不同,注重力量及速度,很難想像跑步時竟可以腳趾尖直插著地。腳趾先著地可說只是舞者的彈跳動作,並不是跑步動作。另外有些人口中所說的腳趾著地,其實指以腳前掌較前端的地方著地,即是筆者隨後所描述的腳前掌位置。 全掌著地 筆者對全掌著地最抱懷疑。所謂全掌者,即是如圖中的整個腳印(見圖一),是一個大家在站立企穩時所呈現的狀態。若以腳全掌著地,跑者每踏出一步,都會將腳趾、前掌與腳踭同一時間、水平地安放於地面,支點的面積這麼大,結果整個身體便會處於一個相對較穩定的平衡狀態(Stable Equilibrium),但跑步是講求快速向前推進的運動,理應處於一個相對較中性平衡狀態(Neutral Equilibrium),才可活動自如(見圖二)。 大家想像一下,自己是一條輪胎,輪胎的觸地位置就是我們的腳掌,當身體正向前推進滾動,若觸地位置的面積過大,向前行的去勢當然受到障礙。再淺白些想想,一個擁有一雙大腳板的小丑,站立時固然很穏定,跑步時則會妨礙前進。大家可再三思量,跑步時全掌著地,即表示整個腳掌能夠與地面完全平行,沒有偏差,身體前進時,竟能作出如此動作,實非易事。 另外,全掌著地也有別說,這一派的說法是著地時,以一個相對地面較平的角度把腳掌推前並安放在地面,但實情乃是腳前掌較後端的位置首先接觸地面,故也可界定為腳前掌著地。 中掌著地 說中掌著地者,他們背後的概念是把腳掌分為前、中、後三部份,這三部份其實等同筆者所說腳趾部位,腳前掌及腳踭。換言之,他們所說的中掌著地,也歸入筆者所說的腳前掌著地。 腳踭著地(見圖三) 腳踭著地是云云跑友中最常見的跑姿,這是從步行的姿勢變化而來的。 走路的步態是這様的,以右腳提步向前作例,行者的右腳提腿離地前伸,腳踭會先著地,後面的左腳在此時全掌著地,接著前方的右腳以腳踭作支點向前滾動,直至腳前掌乃至全掌著地;同一時間後面的左腳又從腳踭開始、前掌乃至腳趾相繼離地,直至整隻左腳已提起,此刻整個身體只用右腳全掌作為支點,支撐着整個身體。,藉着盆骨及大腿肌肉帶動後面的左腳向前伸,完成一次左右腳交替的步行周期。要注意的是步行姿勢並沒有任何騰空動作,因此任何時刻,雙腳都不會同時離地,而其中一隻前掌或全掌必然著地。 腳踭著地式跑步方法,與走路的步態基本上是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前腳向前伸出途中,因力量加強和步幅加大,此時後腳便會順勢離地,身體騰空直至前腳腳踭著地為止。…

我和「戈九」走過的日子(二)

【讀者投稿】作為一位熱愛運動的物理治療師,在過去十年多的時間,曾參與過各大大小小,本地與國際不同類型賽事的註場或隨團治療工作。但最令我不生難忘,最大體會的,一定是「戈九」莫屬。因為,大會建議我們所有的贊助商,都派出代表去體驗,去走走「戈九」這難得的經驗。而當我跟三位康復教練商談過後,決定第一天一起留守帳篷工作,看看人手與工作的安排如何。隨後三天,我們都安排一名教練參與賽事,而我就選了最後20公里的路段。因為我並不是跑步人,若未有事前的訓練準備,恐怕會有損傷,影響對跑手們的治療服務;而跑的又不是硬地,是沙地,所以我選擇了最短的路線作體驗。

我和「戈九」走過的日子(一)

【讀者投稿】當我加入新公司還不到兩星期,CEO就跟我說:「有興趣到玄奘之路當物理治療師嗎?那是一項於四天內完成百多公里,在戈壁沙漠進行的挑戰賽。」我在百分一秒間想了想,新人到步,CEO所謂的有沒有興趣,意即工作已分配給你,不能拒絕。所以,我隨即興致勃勃地說:「有!很有意思。」跟著我再告訴他:「但我是新人,應先向經理了解過工作安排後,才可作決定。」他即時說:「沒問題,將會跟經理談及此事。」一星期過後,我也忘記了「玄奘」一事,但經理突然走到我身旁說:「你真的沒有問題?」我說:「什麼?」他再說:「你真的到戈壁沙漠去?」在他再三發問下,真的令我想想,這會否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 呢!

孭著三個腎跑全馬

【讀者投稿】陳國明起步後就一直跑上坡,初段較平緩,跑至昂船洲大橋入口,很陡,捱了一公里,接近橋面最高處的水站,看看腕錶,差不多八點,陳國明停下來,從運動腰袋拿出抗排斥藥丸,吞下三顆,灌點水,又繼續向青衣南灣隧道跑過去,要趕及在時限內完成 2014 年渣打全馬賽程。

當體育記者這回事

【讀者投稿】讀過註冊物理治療師李慧明的最新專欄「體育記者的自我修養」,其中一段提到「香港的體育記者,可以如周星馳做演員,由外,到內,再到外」,李小姐又狠批體記沒有「做功課」,採訪是是旦旦,字字鏗鏘,令小弟看得入神。

全馬前的 180K 單車

【體路專欄】剛剛與大家分享過180公里單車,聽下去已有點嚇人,還要預留體力之後的全馬,在首個Full Iron man的準備中,為了心安理得,真真正正試一次實在難免。我的180單車是這樣完成的。

Full Ironman 初體驗

【體路專欄】“Awsome!”, “Looking Good!”, “Ginny!Keep going!”在十多個小時的比賽路程中,不斷聽到路旁觀眾的打氣;由早上7時到晚上凌晨12點,無論觀眾還是義工工作人員,熱情絕不遜於任何一位參賽者。在一片鼓勵聲及周詳照顧下,奮鬥了15小時32分,終於聽到”YOU ARE AN IRONMAN!”、終於可以停下來、終於可以遠離Sports Drink,無氣可樂,Energy Bar 及Energy Gel、終於,目標達成了!

香港體育政策─改變的機遇與阻力(九):總結

【讀者投稿】改變體育政策的討論擾攘多時,但真正高層次的體育政策仍然欠奉。更甚的是,政策討論陷入不同持份者角力的泥沼,因涉及場地資源、青訓模式(甄別過程涉及繁複而問題多多的程序)、體育政策規劃話語權等多個不能輕易磨合的議題。

來自星星的你

【讀者投稿】一閃一閃小星星,一顆一顆亮晶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巨星!如果你是巴塞隆拿球迷,你心中之星可能是美斯;如果你是皇馬粉絲,你心中的巨星可能是基斯坦奴‧朗拿度; 如果你是賽車迷,你會喜歡舒密加;若你是籃球迷,林書豪會是你心中的一顆新星。

運動員的轉型問題

【讀者投稿】即使精英運動員在競技場上躊躇滿志,他們總有解甲歸田的一天。籃球之神米高佐敦(Michael Jeffrey Jordan)、俄羅斯撐桿跳女將伊巴辛耶娃(Yelena Gadzhievna Isinbayeva)、曼聯低調的世界級中場保羅.史高斯(Paul Scholes)在他們的競賽生涯中都曾因有感對體育競賽的熱情和雄心不再而短暫退役。

三鐵與人生

【體路專欄】作為業餘三項鐵人運動員接近八年,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的規律練習,除了是做運動,當中還給了我一些人生啓示,我覺得三鐵當中的三種運動分別代表了人生的不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