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港府上星期宣佈由3月28日起,戲院、健身中心、浴室、娛樂場所關閉14日,因疫情在全球傳播迅速,事前未能有足夠時間咨詢業界,令業界難免無所適從。
有提供一對人私人教練課程的中小型健身中心負責人廖文俊(Jerry)表示,由社會運動到今年3月中,生意已下跌1/3,「大部份健身學生年齡層面喺40歲以上,屬於中年,身體難免有小毛病,呢段時間唔敢外出做Gym,亦有一啲Home Office嘅朋友,會喺Lunch Time時間過來做Gym,由本來一星期一次,變到兩三次,所以生意未致於大跌。」
自從疫情爆發後,不少周圍走的Freelance教練因為康文署及私人會所關閉,沒有地方與健身客人訓練,所以有中小型健身中心亦開始提供租場服務,希望同業之間互相幫助,「Freelance教練有地方做生意,我嘅地方多一份收入,但而家停14日,大家同時手停口停」。
當14日關閉令一出台,Jerry已接獲大廈管理處通知他暫停營業,Jerry亦正詢問業主能否暫緩4月份租金,待5月及6月疫情有機會好轉再交回,不過「尚未有回音」。
Jerry的2020年計劃未有如期出現:「本來預計社交媒體如Facebook、IG已盛行,網上資訊流通, 少咗人相信節食減肥,會做運動投資健康,健身業界可以大有作為。」但目前前景卻變得難以預測,全球都正經歷這場病毒災難。
另有小型健身及瑜伽中心負責人葉奐璋(Mavis)亦謂,坊間對條例不太清晰,「管理處有問我點解唔營業,以為只要一個空間唔多過4個人就可以營業。客戶都好奇,點解一對一健身唔可以,推出呢個條例係要控制大型健身中心,定係我呢種小企業都會受影響呢?所以我不停詢問身邊人意見,最後決定唔好搏,決定關閉14日。」
其實,早在14日關閉令推出前,Mavis已停止其中心所有Group Class,同時推行不少防疫措施,當時生意已經下跌七成,「本身三月初生意好返少少,但而家停14日,就無晒生意,都擔心交租問題。」各界都盡力將病毒傳播機會減至最低。
現時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會否包括運動界別依然是未知之數,即使包括在內,健身業界又是否受惠?始終健身業界涉及的商業種類並非一般人清楚,單是健身及運動場地,已包括連鎖店健身中心,非連鎖店健身中心、瑜伽中心、普拉提中心、拳館(泰拳、跆拳道),還未計舞蹈館、鋼管舞館﹐將來假若政府提出補償健身業界的損失,若未有在商業登記業務上寫明「健身中心」的公司,又會否未能申請?
筆者自成為運動公關以來,跟進職業生涯的教練超過300位,合作過的健身及運動場地及品牌超過50個,比較貼身了解業界需求。故近期訪問業界不同人士,期望透過專欄文章,助政府及大眾了解業界面對困境。要補充一點,業界並不希望疫症蔓延,亦早在14日關閉令實施前,自發性實行防疫措施或人流管制,只是希望政府實拖任何措拖前,事前可諮詢業界。
文:邱益忠
攝影:陳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