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港台早前播出《陪我講 Shall We Talk 2 – 初心》節目,筆者慶幸能參與故事鋪排。編劇內容主要圍繞著兩位青年運動員面對運動成績停滯不前而變得身心疲累。其實過去十年間,筆者經常與年輕運動員合作,而年輕運動員普遍面對的壓力,除了學業和運動希望達至兩全其美的效果、應付家人對自身的期望、於運動過程中尋找自我認同感外,其中一個挑戰,是面對影響運動表現的傷患及痛楚。
運動員於運動生涯中受傷是無可避免的,而傷患帶來的痛楚是一種複雜的感官和情緒體驗。除了日常訓練引致的肌肉酸痛外,運動員亦會受急性及慢性勞損所困擾。因此,痛症管理是運動心理學裏的一個重大議題。尤其是疫情期間,比賽數量在疫情期間銳減,運動員對於比賽的渴望導致他們忽略了其身心狀態是否已作充足準備,運動員受傷的情況便急速上升。
試想想你對上一次經歷疼痛後的感覺 : 可以是一般訓練後的疼痛,或是傷患後的痛楚。除了疼痛帶來的實質痛楚外,你有否想過,我們對疼痛的看法亦會影響感受疼痛的程度?我們的大腦內有成千上萬的神經元,當某神經元被激活,大腦該部分會於神經成像 (neuroimaging) 下發光;而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感到痛楚時,大腦有兩部份會同時發光:第一部份是身體接收到痛楚後作出反應的部份,而第二部份則是連結痛楚感受的情緒及想法。
面對著傷患及痛楚,我們會有甚麼看法及情緒反應?假若我們對痛楚感到沮喪,這可能代表我們對傷患帶有負面的想法,例如我們認為康復過程比預期中慢、正在服用中的藥物沒效、或無法與教練認真對話等。這些,都會透過大腦影響痛楚強度。因此,自身對痛楚的評估,及對傷患的理解對痛楚體驗和康復路上的影響都十分顯著。
由於每個人的經歷和成長背景不同,「認知圖式」均有分別,解讀資訊和整理知識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每個運動員對於痛症的看法和感受也會不一樣。一名選手可能會被傷患困擾而睡不著,另一名選手卻可能把傷患視為逃避面對自己表現欠佳的藉口,開開心心逃避訓練。擁有較正向人格特質的運動員能將面對的困難狀況視作挑戰而非威脅,從而減低其壓力反應及受傷的風險。反之,控制點 (locus of control) 較低的選手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康復的進度和結果,這就會阻礙康復的進度。所以,傷患中的運動員需要處理的,不只是身體帶來的痛楚,他們往往亦要照顧對痛楚的看法,才稱得上好好應付傷患。
作為運動員,面對著受傷或受痛症困擾時應該怎樣做?
除了聯絡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外,運動員可藉此找方法處理自己的想法及情緒。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完全移除身體裡的痛楚,而是通過改變我們與其之關係以舒緩體感不適。
- 對自己感受用上準確的詞語、標籤
用字對於我們的感受有著重大的影響。「我永遠不會康復」、「教練絕不會對我再有任何期望」、 「如果我早一點熱身,這些事就一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等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想法;「永遠」、「絕不」、「一定」等詞語較極端,容易讓自己情緒波動。所以,當我們對痛楚有任何看法,就要更加注意自己措詞了。
- 仔細用非批判的態度描述痛楚
痛楚是一種複雜的感覺,你會如何描述這種感受?它,算是一種刺痛,還是深沉、撕裂般的痛?感受到有溫度嗎?有灼熱、燃燒著的感覺嗎?它會否讓你感到擠壓?今天影響著你的範圍與昨天相比,會有所改變嗎?如果痛楚有所改變的話,它細微變化在哪裡?確實位置在身體哪一部份?試著把痛楚想像成海浪的來去一樣,對於痛楚如何發生及消退保持好奇心,並好好描述痛楚的變化。
作為教練及體育老師,可以怎樣協助傷患中運動員的看法?
- 專注傷患帶來的學習過程
雖然我們受傷感覺上不是什麼正面的體驗,但是我們可以視受傷為一種學習過程。心理學家Udry 、Gould 及 Beck於1997年為21位滑雪選手做了一項傷患研究,發現80%的選手都認為透過傷患變得成熟,包括更能了解訓練時身體能承受的負荷、提升對隊友受傷的同理心、或發掘到運動項目以外的技能等。所以,當教練或體育老師與運動員進行交流時,可透過討論傷患過程中的成長與學習,提升運動員們的自我意識,協助他們成為一個更好的運動員。
- 接受運動員情緒上的高低起伏
一些比較古老的學說指出,如運動員康復過程順利,他們的情緒會由最初的否認、沮喪,最後變得積極和完全接受。然而,後期研究認為這些感受並不一定以線性的方式呈現;情緒可隨著當刻壓力來源而變換。就算康復過程順利,運動員的情緒也不一定隨即變好,我們需要明白運動員情緒會有所起伏。
- 安排其他任務給予受傷的運動員
雖然他們不能夠參與訓練和比賽,但教練和體育老師可以安排他們以其他方式參與隊內的事務。例如,他們可擔當行政助理角色、整理個別運動員統計數據、與隊長商討及執行訓練計劃等,避免他們覺得因傷患而被忽略。對於受傷中的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尊重,亦是一種鼓勵。
文:盧綽蘅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活動與課程)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SP)註冊顧問(CMPC®)、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註冊運動心理學家 (ISSP-R)、Inner Edge 運動心理學公司 (www.inneredge.com.hk) 顧問、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運動員表現提升小組委員會委員。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客席講師、兼職講師。最新書籍:《運動心理學 – 建立自信,盡展所長》(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https://reurl.cc/d0yVrV。
參考文獻:
Udry, E., Gould, D., Bridges, D., & Beck, L. (1997). Down but not out: Athlete responses to season-ending injuri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3), 229–248.
Loland, S., McNamee, M., Skirstad, B., Parry, J. & Waddington, I. (2005). Pain and Injury in Sport: Social and Ethical Analysis.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00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