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是指透過身體練習去抵抗和適應不同的重量阻力,從而達到提升健康、體能和運動表現的一種體能鍛煉方法。
專欄文章
【體路專欄】甲一籃球聯賽沒有流量?潛力球星手到拿來?
【體路專欄】來季甲一籃球聯賽何時舉辦是未知之數,若果要得到籃球迷以外的人關注,必須要啟動「甲一造星」計劃(註一)。
國際七人賽重臨 如何減少欖球運動創傷?
【體路專訊】過往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經歷疫情停辦後,將在11月4至6日恢復舉行。這項盛事每每帶起港人打欖球的熱情,但欖球屬於碰撞性運動,容易造成多種運動創傷。如何預防?一旦受傷如何處理?
運動心理學淺談(61):如何與運動員傾談生涯發展 — 5SCP框架
【體路專欄】運動員的生涯發展在東京奧運後得到了不少關注。筆者在網絡上看到運動員的津助額及支援計劃被張貼出來,看到運動員生涯裡有很多轉捩點。退役固然是重大轉折位置,當中的生涯轉化過程是運動心理的其中一個重要課題,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策略 — The Five-Step Career Planning(5SCP)Strategy 生涯規劃策略五部曲(筆者自行翻譯)。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天下運動 唯快不破?
【體路專欄】電影《功夫》中的火雲邪神說過:「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世界上最快的人莫過於200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以9秒58打破男子100米短跑紀錄的保特 (Usain Bolt) 。他在2017年退役田徑後,曾積極參與不同足球隊伍的訓練,即使他快如閃電,但最終仍未能獲得一張職業足球合約。
【冷知識】NBA季前賽現「烏龍波」 計分方法與FIBA不同?(有片)
【體路專欄】「烏龍波」是本地足球術語,意指球員誤把皮球踢入自己龍門致失球。足球場上的「擺烏龍」並不罕見,但在籃球場上出現的可能性就低得多,當然也並非不可能發生,今次就來談談籃球場上攻入自己籃框的得分,以及球例列明的處理方法。
運動心理學淺談(60):傷患與心理
【體路專欄】港台早前播出《陪我講 Shall We Talk 2 – 初心》節目,筆者慶幸能參與故事鋪排。編劇內容主要圍繞著兩位青年運動員面對運動成績停滯不前而變得身心疲累。
【體路專欄】舞動體育課
【體路 x Junior】香港學校體育課程多元化,同業除了會教授傳統項目外,近年更引入不少新興運動,目前旨在讓學生從少培養喜愛運動習慣,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然而,有些項目雖說是傳統,卻普遍在學校不太流行,尤其在中學的課程裡,其中體育舞蹈課可算是明顯例子。
【追風逐浪】靜待風再起時
【體路專欄】筆者常說,進行帆船運動時,最忌無風。即使有風,風力又是否可以維持整個比的時間,又是另一個問題。因此,有風,帆船運動員才可以「過足癮」,在海上享受追風逐浪之樂。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守護心臟由運動做起
【體路專欄】心血管疾病為全球頭號致命死因,每年大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7秒便有一人死於此疾病。本港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達6,561人,佔總死亡人數13%,當中6成死於冠心病。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吸煙和長期精神受到壓力,其中不少都可以避免和控制。
【Ceci私語】用三個詞語形容自己
【體路專欄】進了決賽,但我卻哭了。 好勝 從小學開始就愛在公園跑,因為跑得快所以小三入選了短跑校隊。第一次參加區內的學界,初賽和複賽就小組首名出線,學校不是運動強隊,我成了全校唯一進決賽的人。在決賽前的半小時,體育老師和我二人站在欄杆旁看比賽,當想到總成績首名進決賽的是個高我兩個頭的女孩,我便倒頭大哭。老師以為我太緊張,所以給我買了一支冰棒。我吃著吃著抹掉淚痕,並不是冰棒的甜,是因為接受了自己可以輸的苦:她只是比我高,我會長大的。 初初選擇跳高,哪有甚麼宏大理想,就只是因為贏,是因為我從小就是輸著走過來的嗎?要爭氣要贏,要證明我可以靠努力,成為不一樣的人。 特立獨行 想跟別人不一樣,並非要鶴立雞群,是因為我們從根本裏就不一樣,每個人的路、選擇、興趣都應該不同,順自己的心而行,而非跟隨別人的腳步。討厭人云亦云,困惑為什麼要跟著大圍人都會做的事去做:很少看韓劇,沒有玩動森,EXO最紅的時候我熱愛The Beatles。做事總會問個究竟,為什麼要為了跟大群人有話題要做一些沒有因由的事,就算因此沒有太多朋友也沒關係,起碼我知道在知己面前我是真實的。 所説的不僅僅為了與眾不同而標奇立異,然而順應內心也可在行為上與大眾一致,就如同樣在30歲前結婚,有人是因為從眾、父母逼迫,也有人考慮過自身情況,在遇見對的人下結婚吧! 或許因此我可以獨自一人做許多事,習慣我行我素,愈長大愈不理外面的説話。泰戈爾説「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我可以自己一個吃飯、逛街,想吃什麼都可以,想逛哪裡也沒關係,獨自在房裡大叫,奇怪就繼續奇怪,才是真正的自在。 妄自菲薄 大概在打鬧的環境下成長,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覺得所有努力都是理所當然,或者在我眼中有更多比我好的人,我所謂的好都是微不足道的。 當初由中文中學,因為跳高成績突出,有幸轉校到全港最好的中學。前陣子跟一位前輩談天,説道她朋友的女兒也是以運動成績入讀這間學校,感到很不習慣。因為從前她在小學是明星運動員,老師同學都寵愛她,反而來到這家學校,每個人都很優秀,她恍惚失了寵。我想了一下,然後道:我起初是不習慣,但主要是英文水平差太遠,卻沒有失寵的感覺。的確,在原本的學校,我也是她所説的明星,運動好又在精英班,但我不願接受讚美的話,因自覺我並沒有你們説得如此優秀。所以轉校後,我心暗裏想這些才是優秀的人吶!我必須很努力才可拉近與她們的距離! 直到現在我仍不習慣被稱讚,比我好的大有人在,是我沒有自信,也是我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稱讚,而是希望我的努力會被看見。 文:楊文蔚(女子跳高香港紀錄保持者)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冷知識】紳士運動服裝有嚴格規定 打英式桌球為何要穿馬甲、打煲呔?
【體路專欄】一眾世界頂尖的桌球手在本月初雲集香江,於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獻技。觀眾在欣賞球手球技的同時,會否同時留意他們的衣著?大家平時觀看英式桌球比賽的時候,球手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身穿恤衫、配上馬甲背心(Waistcoat)、打煲呔及穿皮鞋出戰,為何不穿上更舒適的服裝比賽?一切都要從這項運動歷史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