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上期文章跟各位分享過籌備陸運會的前期工作,今次希望分享一些最貼身、最到位的準備工作。
學校陸運會猶如電視台的「台慶」節目,年年做,流水作業。雖然節目安排大概不變,但總有觀眾(學生)年年期待,百看不厭。體育老師在籌備過程裡主導了整項活動,一方面要滿足學生需要,既做到零意外又有競爭性;另一方面又要向校長負責,辦一個具體面、有水平的田徑比賽。今時今日,許多中學陸運會都會邀請小學生出席參與,例如參加小學友校接力賽。目的不外乎與「生源」有關,若果陸運會的氣氛熱烈、具規模、有系統,瞬間已經可以吸引到約三十二位小學生及八位小學老師的垂青(如果有幸得到八間小學願意答允到場支持)。即使平日校長對體育科的看法怎樣,至少在陸運會期間他們是最重視我們體育老師的。(可幸卻無奈……)
筆者主張把陸運會的比賽項目與區內學界比賽項目盡量看齊,因為可以透過比賽篩選出一批有潛質的學生參加學界田徑賽。所以筆者更加倡議體育老師要以「專業」的角度去辦一次陸運會,無論是比賽器材及仲裁標準,應盡量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田徑比賽。
在工作的過程裡,總會遇上許多反對的聲音,例如:「學生玩下之嘛!使唔使咁認真呀?」之類。這些聲音一般來自非體育老師表達出來,但不要氣憤或灰心!記住:「專業認真才是王道」。記得筆者當年就是把標槍項目引入比賽中,最初都有同事擔心,因為二十多年前的一次陸運會意外,大家對擲標槍猶如洪水猛獸……試想想,體育老師就是要在過程中,教曉學生如何安全有效操作?如何保護自己?我們的城市差不多每天都有交通意外,難道我們就要求學生永遠足不出戶嗎?
有同業亦反映過,學生容易處理,同事就……每當安排學校同事在陸運會中擔任不同崗位,都是一件苦差。同意,大家都是成年人,體育老師亦不是高高在上,怎樣可以調動其他同事呢?筆者近年用了一個相當有效的方法,不妨分享一下,就是讓全校同事「有得揀」。在分配工作前,派發一份三選一的表格予全校同事:「田賽裁判」、「徑賽裁判」、「看台秩序」,讓同事排列意願,然後根據各人意願分配工作。一般情況下,較年輕的同事均願意在不同崗位上「學多一點」,而有些資深又開明的都喜歡協助仲裁;至於固執的就不要勉強了,反正他們大概不會明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同一班學生,會發現有另一種樂趣。
筆者另主張透過陸運會,主力培訓一批學生裁判,因為學生會非常落力工作,且從不埋怨。久而久之,有可能會發掘出學生的興趣,此刻老師更要找緊機會,安排有興趣的學生延續訓練,例如參加康文署或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的裁判班。待他們完成訓練後,在翌年陸運會晉升他們成為「學生裁判長」,協助訓練其他同學工作。看,同一個陸運會,可以有不同的育人機會,亦滿足到不同學生的需要。
上一期文章曾經提及過,筆者每年會把握陸運會這個機會,想出一些點子出來供學生參與。例如許多年前當Wifi尚未普及,筆者試過把當日比賽照片即時上載於一個網上平台供學生欣賞;又曾經有學生反映「兩田一徑」或「兩徑一田」太普通了,於是為他們開辦「七項全能」比賽;而去年就為喜歡攝影的學生組織運動攝影隊,賽前請來「大師級」的攝影師來學校教授運動攝影技巧,比賽後適逢家長日,就索性為他們辦陸運會光映回顧(作品展覽),一得兩利。總之,「陸運會」本身是一個很遼闊的學習平台,除了讓運動員展示表現外,其他參與者都有許多可以長知識的機會,一切皆視乎我們體育老師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了。筆者作為行內人,當每年完成陸運會後,喜見學生們都把相片和感受,透過社交平台分享點滴,那份滿足感已經可以忘記每年的辛勞了。
這兩期的分享只不過是本人點滴經驗,相信我們同業之間亦不乏卧虎藏龍之輩,每年都可以帶給學生有個目不暇給的陸運會。無論是年輕的,抑或資深的體育同業,體育課堂固然是我們的份內工作,而舉辦陸運會此等大型體育活動,正是我們真正實力的表現,而能夠擔此重任,才配得上是一位「體育老師」。希望大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小宇宙,為各間學校每年辦好一個百看不厭的「台慶」節目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