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室百態



Jpeg

【體路專欄】 筆者除了喜歡跟本科同業交流教學上的經驗,也喜歡參觀不同學校的體育室。近幾年筆者都跟隨學校參與「聯校教師發展日」,到訪過不同的學校。在每場分享會空檔之間,都會找緊機會窺探他校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室的佈置,當中總有值得參考的價值。

對非本科老師而言,體育室只不過是放置體育用品的「儲物室」而已;但對體育老師來說,那裡是本科的心臟地帶。有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體育課程和老師是本科的軟件,那麼體育室和當中的物品就是我們的硬件。若能做到軟硬兼備,施教時一定感到得心應手,學生亦會樂在其中。

筆者任教的中學屬八十年代標準校舍,那個年代興建的校舍設計全部劃一。進入校門就設有雨天操場(其實只有半個籃球場的大小),後面就是體育室和小食部;惟時移勢易,許多學校都透過改善工程進行改動,然後將原本體育室改作其他用途,例如小課室、溫習室等等,因此體育用品需要另覓地方擺放。有學校會將近操場原本半開放的位置(即校務處對面)改建為課室,然後在課室底下變成儲物地庫,繼而將體育室遷移到那裡;也有學校索性在坊間購買組合式儲物櫃(屋),甚或找來一個貨櫃箱改建。存放問題頓時得到解決,但學校視體育科的價值就可能等於雜物一般,只要肉眼不見,放在那裡都是一樣。

最近有記者朋友探訪我校,朋友想到體育室參觀一下。門一打開,一陣難耐又熟悉的霉味撲鼻湧上。或者筆者已經習慣了那股「汗臭拼皮革球類兼殘舊器材」混雜的味道,所以不會感到難奈,甚至有時候這一種氣味就叫做青春。記者朋友嗅到那股氣味,立即回應:「我細個上體育堂,入去體育室都有咁既氣味架!」回憶就從一瞬間跑出來,可見嗅覺是人類最強的記憶。

體育室除了擺放教學用具外,筆者也放了一個多層書架,用來擺放體育運動類別的書刊。有介紹不同項目訓練方法的書籍;也有已過期的體育雜誌等等。例如每當教授跨欄項目,提醒學生起跨腿如何前蹬,就「請來」劉翔(的圖片)進行示範;當要求學生在天氣寒冷時脫掉毛衣跑長跑,就隨便翻開一本跑步雜誌,展示運動員所穿著的衣物……不需任何電子裝備,一切回歸簡單教學,不費氣力手到拿來。此外,每年在中六級進行的體育試教課程,亦鼓勵學生借用書架上的書籍參考,然後設計教案,也是培養學生多閱讀的習慣。

由於筆者學校沒有設立健身室,近年同事們都添置了不少肌肉訓練器材,加上體育室裝有冷氣,校隊教練或老師都樂意在練習裡加入阻力訓練的內容。在那一刻,體育室又瞬間成為健身室。想想,如果純粹以儲物用途來看待體育室,實在把這個空間矮化了,繼而,其他人就更加容易將本科「邊緣」起來。

現代管理學提倡「五常法」(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範、常自律),筆者認為亦適合體育同業參考。曾經與同業交流,表示曾經見過有一位體育老師,基本上是絕少進入體育室。即使上課要取物品,大概只會吩咐學生去體育室找尋;當學生都找不到,就「理直氣壯」詢問其他同事,同事們不花半秒就把他的需要找出來……作為一個體育老師,教學當然重要,但對教具的使用和管理也不可以輕視。正如一位消防員,當到達火災現場時連救火工具都要翻箱倒篋才找到出來,試問我們的生命財產還有保障嗎?

兩者之間雖然不能直接類比,但體育老師怎樣也應該對自己的工具和擺放用品的地方薄有認識。所以每年在考試之間,或在暑假之際,筆者都會安排部分學生協助盤點體育用品,將已洩氣的球類充氣或棄置;將用過的物品執好;將遺失的用品添補。與學生一起盤點效率很高,而且增加他們的歸屬感,也是體現服務精神,做法值得同業們參考。

管物容易管人難,年輕一輩的體育人,筆者建議大家主動向科主任提出負責管理好體育室,由管理不會說話的物品開始,從中認識體育科的多樣性,然後虛心請教前輩,把物品處理得井井有條。他日有幸晉升科主任,在管理的技巧上自然信心大增。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