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班學生上高山



Jpeg

【體路專欄】各位體育同業們,大家有多久沒有帶過學生去遠足、露營?抑或從來都沒有帶過他們進行野外活動?

筆者的中學老師熱愛大自然,記得從中三開始已經參加由他舉辦的遠足活動。那年中三級秋季旅行就是由富安花園旁的梅子林出發,沿著幽幽小徑登上茅平,然後在昂平高原稍事休息,最後從旁邊山路下山,以西貢菠蘿輋為終點。在那個沒有資訊科技的年代,雖然不像時下的年輕人化作「低頭族」:邊登山,邊打卡;但筆者仍是埋下頭邊喘氣,邊登山。老師在昂平大休時,還帶領一批「敢死隊」(實際是百厭星)登上大金鐘。師生們手腳並用,幾經辛苦終於上到山崗,大顆兒遠眺西貢海,後望山脈連綿,甚具氣勢;偶爾送來一陣清風,爽快極至!

之後幾年高中,走遍西貢大地,長征麥徑、鳳凰。有時會相約老師同行;有時幾個已長大的「敢死隊」會自組野營團隊……這些經歷至今仍然印象難忘。於是,當筆者成為中學老師之後,都有帶領學生組織遠足活動,而有些學生至今仍然有「操山」的習慣……薪火相傳,一代傳一代。

筆者從局方一份有關戶外活動的指引文件中找出各項戶外活動的師生比例建議,原來差距頗大。由遠足的1比30;到單車旅行的1比5;至於露營和宿營的比例分別為1比10和1比30……若果活動涉及水上活動(或純粹水上活動),所建議的比例肯定更細。看到規矩如此繁複,許多同業自覺有心無力,而管理層輕輕表示:「不如唔好攪啦!」那麼,活動即使如何有意思也只好化作空中樓閣。若果硬著頭皮要辦活動,折衷方法就是把活動「外判」,由外間團體代為安排及帶領,而老師而充當「隨隊」角色,效果肯定不同。

這幾十年來,讓人最印象深刻的相信是「八仙嶺事件」;亦因事件之後,局方對戶外活動提出了相當周密的指引,且不時作出更新(例如針對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的附件)。從行政角度而言,基於學生安全、學校責任等考慮,也是無可厚非;只要一旦有任何意外發生,學校難辭其咎。但戶外活動的價值,實在可以令學生的成長帶來重要的啟發和改變。尤其這一代少年人,生活在高度現代化、數碼化的城市裡,可能從來未見過「星空」(對!真正漆黑的星空)、甚或未登上超過海拔四百米以上的「高山」。

筆者學校會趁暑假組織「校本領袖訓練營」。訓練對象來自校內不同組別的成員,有學生會、學社幹事、領袖生等等;而每一個組別都需要委派一位負責老師帶領(大概十位學生)。這項暑期活動會以兩日一夜的方式進行,集宿的地方都會安排在青年旅舍。好處是營費廉宜,且營舍內設有廚房炊具,每組學生進行煮食經已是一項深刻的體驗。

此外,香港青年旅舍的營地大部份都位於郊外,例如西貢赤徑、白沙澳,甚或大帽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總之讓學生揹起背包,步行大概一至兩小時的山徑才能到達營地;期間還要他們互相照顧、互相扶持,單是這個情景已經是一項豐富的教育任務了。

兩日一夜的活動,全由同事們設計帶領,包括團隊遊戲、夜行、靜思等等。老師藉著活動將會見到學生們不一樣的表現,尤其當學生在課室之外,少了一份與老師角力,多了一點跟老師合作;另一方面透過不同的體驗式學習,年輕人總會有得著、啟發,只要在過程中老師適時帶領學生進行討論思考,稍作點撥,學生自然變得成熟,最重要當然是師生關係一定會有得著。

暑假期間透過社交網絡,發現許多同業都會外出旅遊。近的會選擇東南亞、日韓台,遠的可以是歐洲美加澳。世界很大,地球很美,筆者當然相信世界那邊端擁有良辰美景,亦很吸引,但香港的風景其實一點也不弱,西貢浪茄的美景不遜於外國海灣;上白泥日落和南區龍脊的氣勢亦不失禮。我們有機會帶領學生認識一下香港,讓他們愛上這個城市的後花園,然後學會珍惜這遍土地,也是一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