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籃球一小步 學界一大步

【體路 x Junior】這兩年多以來在新冠肺炎肆虐之下,學界賽事近乎停擺;可幸踏入今年初夏之際,疫情稍為緩和,部份比賽項目可以在政府防疫條件下能夠逐步恢復,其中「全港中學校際三人籃球馬拉松賽」終於在7月順利完成。主辦單位固然鬆一口氣,至於全港學生們亦趁這機會上了一課精彩的三人籃球實體課。

【Ceci私語】又復康 隨筆

【體路 x Junior】本來計劃在賽季完結後,放一個小休假期,想不到出意外了,原來吃喝玩樂的假期變成了要訓練的假期。手術前訓練是為了減低術後肌肉萎縮的情況,仍然是假期因為我仍然要吃喝玩樂。七月的我厭倦了運動員的餐單,我要肆無忌憚的晚睡,但手術後還是星期一至六回體育學院做物理治療,説放棄不容易,就如運動員總默默完成喋喋不休説著辛苦的課表。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放鬆筋膜的工具:按摩滾筒及按摩球

【體路專欄】自我肌筋膜放鬆(Self-myofascial release, 簡稱SMR)是運動愛好者減緩肌肉疲勞、協助身體復原及改善關節活動度的其中一種方法,而按摩滾筒及按摩球是最為常用的工具。不少的足球員都會在訓練及比賽前,利用按摩滾筒來協助熱身,放鬆繃緊的肌肉和筋膜,增加身體柔軟度,減低受傷風險。

【體路專欄】亞協旅程最終章 烏茲別克的故事

【體路專欄】在過去的四個月,不知不覺合共乘搭了15次航班,住了10間酒店,飛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日本、韓國及烏茲別克,更試過因為八號風球未能降落而短暫逗留越南,穿州過省的「飛人生活」,終於暫告一段落。作為球員,確實嚮往這種生活模式,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回億,每一場比賽都有忘不了的點滴。

【體路專欄】炒場問題政府無力解決好正常

【體路專欄】政府規劃標準,規定每5萬至6.5萬人口要興建一個體育館,但現時香港只有103個體育館,約7萬人口才有一個體育館,低於相關標準。

【體路專欄】從宏觀角度看綠色運動發展

【體路專欄】繼上月在這裏探討「綠色跑步」的小貼士後,今次從宏觀角度看看綠色運動的發展。

【追風逐浪】「吉列島盃」龍舟賽盛況空前

【體路專欄】上周日(28日)帆妹途經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發現香港遊艇會抓緊暑假的「尾巴」,在該處上演了「吉列島盃龍舟賽」。當日賽事共分上午及下午兩個環節,分別是混合、公開及女子組,每個組別分冠、亞及季軍。賽道全長二百米,屬短途賽。上下午各有約四百位龍舟健兒出戰不同組別賽事,來自本地體育會、大專隊伍及漁民隊等。盛況空前。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的心理健康

【體路專欄】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又稱為精神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簡稱世衛)的定義,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讓我們應付日常生活壓力、肯定自我、進行高效工作,並對社會作出貢獻。心理健康對個人、社區和社會經濟發展極為重要。

運動心理學淺談(59):什麼運動對自閉症兒童最為有用 ?

【體路專欄】在之前的文章裏,作者指出定期的運動訓練有助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睡眠效率,減少刻板行為,增強情緒控制的能力,社交能力及認知能力,以及解釋了一些定期運動訓練在自閉症小孩身心發展的迷思。

【體路專欄】究竟我們在練習「練習」,還是練習「比賽」?

【體路專欄】「明明練波都好地地,點解比賽就咁容易打失波?」在比賽時,類似的句子常常會從教練口中聽到,可能會有很多教練會認為這些失誤都是球員沒有用心練習而致的。但事實上,很多時球員已經很用心練習,但比賽時總是發揮不到練習時的水平!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拆解體能訓練對游泳選手的重要

【體路專欄】競賽游泳是傳統的奧運項目,港將女飛魚何詩蓓於上屆東京奧運中的100米及200米自由泳中奪得兩面銀牌,掀起了一股游泳熱潮。要成為奧運獎牌選手殊不容易,除了天份外,心理、技術及體能均缺一不可。良好的體能固然有助提升游泳表現。有文獻指出,立定跳高的表現與跳水的表現有直接關聯。

【Ceci私語】有時候就讓自己沉醉在天馬行空之中

【體路 x Junior】週末,我愛開著自己的古董車,車上播著披頭四歌曲,歡快俏皮的旋律化成音符的波浪,我如坐在時光機回到過去,整個畫面都蒙上舊時光的韻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