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員比賽時要「靜觀」其變?

【體路專欄】相信大家與筆者一樣,既欣賞運動員在日復日的訓練過程中努力不懈,更佩服他們在激烈的賽場環境中表現出強大的抗壓力。在比賽的高壓環境下仍能發揮應有水平的運動員,往往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擁有積極及正面的態度。

運動心理學淺談(58):「知」與自信

【體路專欄】猛然發現上次為《體路》撰寫文章已是兩年之前。彼時正值疫情之初,結合疫情為讀者獻上了一篇題為《與“疫”同在:帶著問題去發展》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中國心理學者李松蔚博士提出的「帶病生存」,近來有幸又拜讀到李博士的一篇新作《一段時間以後》,文章的主題在講「痛苦」與「時間」的關係,其中在講到認知與自信的關係時提到了「鄧寧-克魯格曲線」

【體路專欄】Green Running 為環保出一分力

【體路專欄】熱浪席捲全球,高溫持續破紀錄,對跑者來說是體能的考驗,加上近年酷熱日數比早年增加,不期然令人想到氣候變化以及全球暖化的問題—跑步如何可多行一步,為可持續發展盡一分力?瀏覽體育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資訊,除了賽事的營運可推行各種綠色措施,作為跑者,也可由最基本的生活習慣開始做起。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超量恢復 越練越強

【體路專欄】激烈運動後需要時間休息和恢復。若恢復不當,會過度耗損,令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長期疲勞不但影響生理機能,同時也影響心理健康。訓練後充分恢復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運動員或參與運動的人士能保持或提升競技及體能水平,從而面對續後的訓練或比賽挑戰。

【體路專欄】每一次挫敗 都只會令你變得更強-記港隊的無名英雄

【體路專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一位表演者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背後了多少汗水、淚水、高高低低等,不是每個人都會明白和感受得到,只能說有苦自己知。足球員也是一個表演者,在我們行內經常有一句說話:「不要X,鼓勵!」支持和鼓勵確實遠勝奚落和冷嘲熱諷。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準確的動態檢查促進復原

【體路專欄】關節痛對大眾來說十分普遍,但引起痛症的成因卻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關節痛常見於與運動相關的關節,其中包括了膊頭、手踭、肩頸、腰背、下肢及膝頭。如果只著眼於處理出現痛楚的部位,大多數只能達到半桶水的效果,未能根治痛症。很多時,病人都會拿着影像圖片 (如x-ray及MRI)來求診,然而對於運動醫學的臨床診斷來說,影像圖片只是一個輔助及參考。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量越多越能「健心」嗎?

【體路專欄】有不同的研究和充分證據均顯示,體能活動有益健康,並有助預防非傳染性疾病,例如肥胖及過重、冠心病、二型糖尿病,以及隨年紀增長而發病率提高的認知障礙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等。恒常的帶氧運動和阻力訓練,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風險。

【Ceci私語】請不要放棄

【體路 x Junior】心煩意亂的時候,把心中所想寫出來,會舒服點。

【體路專欄】遊走東鐵 穿梭時空

【體路專欄】東鐵線過海段已於5月15日通車,我和「富貴跑友」(來自華富、 華貴、 置富的跑步群組)一行八人(壯士),在隊長麥報根(Fergus)帶領及費Sir、Kenny悉心安排下,齊齊去湊熱鬧,開幕出爐當日立即試搭,並同時參加港鐵的「勁過維港」線上跑,以手機GPS記錄跑程,由金鐘集合,跑到會展,乘港鐵到紅磡,再沿東鐵一直跑到上水共11個站,全程46公里,比跑一次全馬(42公里)的距離還要多。

【體路專欄】運動員,你不察覺的事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訓練於香港並未普及,即使是運動團隊創辦人的我,也不是想在團隊內推行運動心理訓練便立即可以實行。要各教練明白心理肌肉訓練對運動員的重要,運動員又要覺得有教練需求(Coaching Need)的時候,我才能順利推行。

【體路專欄】培育更多年輕「運動公關」 須從校園做起

【體路專欄】不經不覺擔任「運動公關」踏入第七個年頭,一開始大家對此新興職位感到好奇及不解,究竟工作內容是什麼?

【體路專欄】總決賽Game 6觀後感 |勇士重奪冠軍 力證自家培育重要性

【體路專欄】當追平2:2時,筆者依然為勇士兩大不安因素擔心時,沒想到最後兩場終於反底,最後兩場恢復「勇」態下,分別以104:94及103:90擊退年輕的綠軍,在經歷兩季缺席季後賽下,一鼓作氣贏下8年來第4個冠軍!